命運女神拋下什麼蘋果,沒有人會知道,也沒方法求證,但如果
你說生活背後,不是有某種既定潛在劇本,又似乎說不過去。
買報紙的習慣,有時蘋果,有時明報,又或者星島,我雖讀新聞
,也有堅持每天看一看時事,但事實上,我的閱讀次序,是體育
、娛樂行先,港聞國際,往往只得季軍。也因此,往往會買蘋果
較多,體育娛樂一大疊,關於這方面,是有一點慚愧的,未免落
於俗套,太不文人了。
這天早餐前,照例要買一份報紙,怎料生果報售罄,於是轉購一
份自稱「公信第一」,這樣的一種巧合,卻令我喜出望外。
我差點忘了,今天是星期天,故買報紙時,少了一個考慮︰
明報星期天的副刊,一直覺得辦得不錯。
這天,就看見一篇陶國璋教授的專訪。
三年大學,如果你問我最大得著是什麼,大概未必來自我主修的
新聞與傳播,而是幾科陶教授的通識哲學課。就如他在今天的文
中提及,接觸了一些陌生的言詞,才會令你去思考。他的課,引
領了我用一個之前從未接觸的角度看世界,是一種向內的觀照,
也是一種向外的剖析,包括對電影。
深入淺出,又不失風趣,我接觸到的哲學,並沒有大眾所想般高
高在上,其實讀哲學,是一種自我追尋,一種思考,又或者簡簡
單單,看作是一種通識,也不錯。
現在中學改制,要學生學通識,要知道,這個通識,與常識不同
,常識是日常生活,你有必要知道的事實,而通識,其實可以是
生活中的一切,也較為主動,你有興趣去探求的,研究的,都可
以是通識,所以,要設立一份考卷,去「評定」一個人的通識分
數,其實是不可能的,你對民主體制有一番高談闊論,並不代表
你一定比我對世界球壇如數家珍,來得優秀,這當中沒有勝負,
因為根本不能比教,評分的指引,又一定會比學生理解的準確?
設立教學制度的人,本身不明白通識,是最沒常識的一回事,倒
不如考回小學的常識算了。
而且,也不是每一門學問,中學生也適用,人在於不用年齡,自
有不同體會,這個通識的「通」,是要累積的,不是填鴨而來,
主動去學,去讀,才是重點。
就如明報的這個《星期天生活》,內容豐富,不是一句一字也要
去看,選有興趣的,已很足夠,就如清晨一杯清香的茶,內裡有
濃濃的文化,令人頭腦也清醒過來。
然後我想起,一位香江第一才子,他也曾經在明報寫文章,我記
得中學時,中文老師給我們看過他一篇作品,那時的我,實在覺
得他的文筆太驚艷了。到大學時,我上過他的課,明白到他說堂
上講的,與對大眾寫的,是兩回事,漸漸發覺他文筆技巧猶在,
內容卻落於低俗,包括那刊於免費報的小說,實在不好提。我在
想,就算大眾的理解力是如何的平凡,也沒理由放下文人的風骨
吧,有的是才華與文筆,又何不想想,如何深入淺出,提升整體
文化質素?這說來艱難,卻要明白,一支筆,一個字,都可以有
無窮的力量,至少,我相信。